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17600064724
首页 > 热点 > 18部门共绘中国养老远景

18部门共绘中国养老远景

2024-01-01 17:02      点击量:73  评论(0人参与)
 

未来拿什么养老?近期,三件事跟养老密切相关。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联合下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其中,32次提到“养老”。最令人关注的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18日,填补中国空白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标”发布。12日,国家卫健委宣布,将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此外,民政部2019年1号文件重点强调了“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中国怎么养老?

一个正在快速“变老”的中国如何养老?从《方案》看,到2022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除了整体规划外,还有一些细节表述:新建城区、居住(小)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稳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推动50%的乡镇建有一所农村养老服务机构。

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按照有关规定,十三五时期,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35~40张,但目前只有11.6张。此外,中国目前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量是1000多万,但从业人员还不足30万。居家养老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大问题。人人公益联合创始人何雪峰认为,应从细节处入手,家庭对老人要有更多的包容性,比如对老人居住的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等,部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认为,互联网医疗是一项创新,近期推动试点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够为老人提供便捷的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等。

借鉴世界养老模式

面对中国巨大的养老市场,国外机构也纷纷试水掘金。中国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田兰宁表示,中国从“十二五”时期已经向国外养老机构伸出橄榄枝,目前已经有不少合资或独资的项目在中国开展。中国已经明确支持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目前,国外养老机构在中国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中国可以从国外养老机构中学习到很多,但中国的养老还是需要中国本土的企业、服务商,形成自己的模式。”田兰宁说。

钱从哪里来?

而养老最终要解决的是钱从哪来的问题。在国际上,各国养老资金的来源也稍有不同。以美国为例,人们的储蓄率很低,养老资金第一支柱是国家保障,其次是房屋所有权、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计划等。再比如日本,其养老体系的一大特点是“建立了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主要由中央、地方、个人三方来筹资。田兰宁介绍,日本的养老非常好,好就好在他制度上的保障。虽然我们要过上一个无忧的晚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离这个目标已越来越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